随着疫情的发展,「云办公」们的宅男宅女们又开启了崭新的生活方式。而在这全民宅家做贡献的当下,「薅羊毛」又再度成为各大APP的「吸睛法宝」!
尽管人人都知道,这多半只是一场凑热闹行为,最终到手的可能只有区区几块钱,但这代表着一种社会活动的参与性,它甚至藏着这样的潜提示——不参与你就OUT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市面上一些可以「薅羊毛」的APP,顺便揭穿一下它们的真面目。
养猪、走路、看视频……你能想到他们都做
前阵子猪肉价格上涨,在应用市场就出现了个霸榜的APP 叫阳光养猪场,居然号召大家“云养猪”。
看来是吃不起猪肉,自个儿养一群猪也算是过了口瘾了。
这款APP从19年10月底上线后,只有了十天左右就冲上了免费游戏榜第3名,总榜单的第9名!
并且霸榜了接下来长达20多天的时间!
没想到,嘿~这APP不仅能养猪,还能送猪肉呢!这还真给吃不太起猪肉的当代人营造福利了?
嘿,你别以为他就真是一个能给你赚钱的App了!
操作起来倒是挺简单,只要两个长成一样的猪合并在一起,就可以升级,1级猪升2级猪,2级猪生3级猪,以此类推,每次升级都可以获得猪币。
如果还想获得更多的猪币,比如翻倍等奖励,那你就需要观看广告,看的越多,当然猪币获得得就越多了。你还可以发展下线,邀请好友,获得猪币和有可能获得一块小小的猪肉……(是不是感到玩法很熟悉?)
没错,猪币到了一定程度,你就可以……提现了!
等等,好像和我想的,不太一样?……
那么10000猪币要怎么多久才能获得呢?
我简单试了一下,养猪生猪,每日的总产出大概在220猪币,必须要观看视频才能翻倍,玩家差不多需要看7个左右的视频才能有足够多的额外收益。
而玩家在做任务、合成猪、看视频、邀请好友等等的操作环节中,时间就很可能已经过去了一大半……
也就是说你累死累活了一天,可能总收益才1元钱。
如此熟悉的套路,还不只此一家。
来看看广告打的满天飞,甚至上了快本的——刷宝吧!
曾几何时,你是不是也被下面这个画面所吸引……咦?那不是我从小看到大的快乐大本营吗?怎么,他们都在为刷宝打广告了?咦?还能赚钱啊!这等好事,我得下载来看看了……
看视频就能赚钱这种事,太适合我了!
于是,我biubiubiu下载了刷宝,并且刷了5个多小时……
正当我满心欢喜想提现十多元的时候……
什么?您暂时无法提现?……
坑爹呢!这破事怎么那么多!
WTF,大哥,我花了5个多小时就想拿个10块钱,还要变卖那么多我的个人隐私信息?
为了钱,我忍了!
什么?还得连续登陆20天……提现完毕后重新计数(微笑face)
我再见了您哟!全部劝退好吗!
微博上居然还有旁友反应,自己在刷宝充的钱也被吃了?……
这些赚钱App都是一样的套路,网赚加广告,无一例外。
到最后,消耗的都是用户的时间和精力,别说提现100元,1元、10元都得费好大的劲!
这类app一旦一个起来了,市场上就马上层次不穷的出现好多复制品,城会玩,还搞了细分市场,各种垂直领域的都来了……
原本热衷于健身的小王,自从下载了步多多,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走坏了3双AJ,赚到了20元……
如果代入时间成本,那么真正被「薅羊毛」的实际上是用户。只是因为时间无法以具体的价值来衡量,平台方得以塑造出「利用空闲时间赚钱」这样一种谎言。
当不涉及到「付出」金钱时,用户往往慷慨的像一个富有的国王。
而在这个过程中,用户还能获得微弱的游戏与分享乐趣,只是当某一天幡然醒悟后,他们才会发现自己所付出的时间成本与获得的收益完全不成正比。
这些市场上打着明晃晃能赚钱名号的APP,多半只是想吸引你进去做他的流量炮灰。而对于用户而言,得到的不是日进斗金,而是“Kill Time”的无意义收获。
尽管这是一个被成为处处都有羊毛薅的时代,但除了部分高手外,我们大部分人所面对的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结果,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心理学家廷波克曾利用猴子做实验得出“预期效应”,它指的是动物和人类的行为不是受他们行为的直接结果的影响,而是受他们预期行为将会带来什么结果所支配。
当我们在APP上养猪,拉人头时,实际上已经脑补出拿到钱与猪肉的画面了。
可是,猴子的背后却是那些规则设定者——耍猴人。
耍猴人一只手抛出诱惑物,一只手拿着皮鞭藏在身后,他们如同长者般谆谆诱导。
可只要猴子的手一接近猪肉,哦不,也可能是香蕉。
等来的就是藏在身后的皮鞭,“吃什么吃,先给我好好表演。”
你瞧,这个世界就是充满着套路。
一言以蔽之,非专业薅羊毛者往往将迎来被薅的结局。
其实,以往每年最大薅羊毛的时机当属淘宝的双十一,然而双十一的套路也是一年比一年多,2019年的双十一规则更是让大多数网友摸不着头脑。
我们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淘宝其实更像是披着电商外衣的广告公司,依仗着无与匹敌的流量优势,把控着产品的分发,通过广告达成对买家与卖家的双重收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然而,这种玩法却在近些年逐渐被新玩法所替代,典型的就是拼多多的横空出世。
拼多多打破了用户创造流量但最终又要为流量埋单的潜规则,以「中间商少赚差价」的方式压缩了商户的获客成本。当商家省去了宣传成本后,又自然的会在「物美价廉」上吸引买家。
在拼多多上经常能找到非常便宜的物件,比如一块钱的皮带、三块钱的钱包等等,甚至是苹果手机等大件都经常性的比其他电商便宜。这种匪夷所思的价格曾本能的让消费者感到疑惑,毕竟淘宝与京东等电商平台早已用以心照不宣的方式产生了价格垄断,形成了价格标的。
但这背后的逻辑是拼多多为商家省去了行销费用,拼多多上没有淘宝上有那样多的推荐位,也没有跟金钱挂钩的竞价机制。而这部分价格通常能占到一件商品的20%左右,当这些费用节省下来之后,买家与卖家自然是双方获益。
拼多多的运营模式其实带有点「赔本赚吆喝」的味道,它选择让利商家与消费者,不以「广告分发」为主要盈利模式。这种颇有七伤拳式的伤友商又伤己的招数一度让淘宝与京东等电商头疼不已,但对于用户而言却是好事,因为总能从中得到价格上的实惠。
这种让利的方式其实在其他类APP上我们也看到过,比如趣头条。
趣头条让用户通过阅读资讯赚钱金币,以此换取奖励,这种「激励式学习」的方式让趣头条的用户增长迅速。趣头条高明之处在于,以返利+资讯的形式让用户可以在不浪费时间的前提下去得到实惠。
这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学习时,家长总会以各种物质奖励的方式来让我们更有动力。但是现在的趣头条也已经变了样,为了流量而降低了资讯的质量,甚至受到了新华社点名的批评。
茨威格有句被传的泛滥的话,“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这种价格在羊毛平台看来就是用户信息、社交关系、传播渠道与未来可能存在的垄断涨价。
在未来,随着市场的优胜劣汰,会有更多的app在抓取流量的同时,也会更尊重用户的使用体验。